川维厂积极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2017年新年第一天,地处西南、远离主城区的川维社区居民正式用上重庆凯源燃气有限公司供应的天然气,结束40年来由四川维尼纶厂企业供气居民使用的历史。

    “‘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物业)分离移交作为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的要求,是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扭亏脱困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川维厂本着先易后难、成熟一个移交一个的思路,实施分离移交,轻装上阵抓好主业发展。”川维厂厂长许毅表示。
 

    川维社区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累计占地面积百万平方米,人口2万余人,生活区与农村纵横交错,职工家属与社会居民混居,社区历史遗留问题多。实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后,将彻底解决多年来社区供水、供电、供气线路管网老化等问题,进一步改善职工居住环境。同时,打破长期以来独立工矿区自给自足封闭僵化的思维,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好思想动员。
 

    2016年3月,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玉普一行赴渝,签署了中国石化与重庆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中国石化驻渝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纳入框架协议。随后,在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矿区(社区)部的指导下,川维厂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迅速建立良好的工作联动机制,使移交工作逐步由“政策引导、企业自主”模式向“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企业自主”转变。8月1日,川维厂及资产公司重庆办事处与国电重庆市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分公司等6家单位分别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标志着中国石化与重庆市的战略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中国石化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全面提速。
 

    川维厂利用“走、寻、访”机会,深入社区居民、离退休职工及社区20多个支部进行宣传引导。同时,主动帮助改制企业算清社区管理业务效益账,全面清理规范与改制企业关联交易。
 

    成立供水、供电、供气、物业及市政、综合5个专业组,按照“社区居民全移交,社区企业保现状”的原则,川维厂与接收方共同探讨,优化移交方案。供水移交专业组邀请职工代表考察接收单位推荐的5个水源地,实地察看接收方在运的4家水厂,全面了解水质情况,保证移交改造后居民能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用水。
 

    一些社区居民担心社区供水电气分离移交后的改造施工过程,会产生噪声、扬尘、交通不便、临时停水电气等问题,给生活带来不便。川维厂 “三供一业”领导小组协调指导5个专业组,深入现场与接收方反复讨论移交具体事项。针对施工噪声,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并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扬尘,要求施工单位对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加篷运输、堆放;为了解决因为开挖给职工交通带来不便的问题,要求对于施工期间必须破坏的市政设施、绿化等做好规划,施工完成后必须尽快恢复;合理安排临时的停水电气时间,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目前,我们正在持续有序地推进供水、供电的社区改造,做好施工安全、节点安排,社区宣传发动等工作,以确保移交稳妥、居民放心、社会稳定。”分管此次移交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赵寰在移交工作协调会上表示。


信息来源: 
2017-03-16